公元前696年,突厥的阿史那默啜向武则天请求成为她的儿子,并为他的女儿向大唐求婚,同时还请求大唐归还河西降户。为了达成这一目的,阿史那默啜表示愿意带领突厥为大唐讨伐契丹。武则天派遣阎知微和田归道前往突厥,给阿史那默啜颁发册书,册封他为左卫大将军河南配资公司,并赋予迁善可汗的称号。
同年10月22日,契丹的李尽忠去世,孙万荣接替成为首领。阿史那默啜趁机袭击松漠,俘虏了李尽忠和孙万荣的妻儿后撤退。得知消息后,武则天大为高兴,晋升阿史那默啜为颉跌利施大单于,并授予立功报国可汗的荣誉。
然而,阎知微和田归道前往突厥的任务并不顺利。阎知微尽力讨好阿史那默啜,而田归道见到阿史那默啜时只作揖,并未下跪,这激怒了阿史那默啜,甚至让他想要杀死田归道。虽然最终被劝阻,阿史那默啜仍将田归道拘留,企图通过这一手段从大唐获得更多好处。
回溯到唐高宗李治的咸亨年间,大唐曾安置了很多投降的突厥人,这些投降者被安置在丰、胜、灵、夏、朔、代六州。阿史那默啜便希望大唐能归还这些地区的降户,并提供更多的谷种、丝织品、农具和铁器。
展开剩余77%最初,武则天并不愿意答应这些要求,阿史那默啜对她不满,言语上甚至表现出轻慢态度,并扣留了使者。武则天召集群臣商议,部分官员认为不应答应阿史那默啜的要求,建议加强军备防范;而另一些官员则认为,契丹尚未被彻底平定,为了维护大唐边疆的稳定,应该满足阿史那默啜的请求。经过综合考虑,武则天最终决定同意阿史那默啜的要求,送还六州降户,并提供大量的物资,包括谷种、丝织品、农具和铁器,并同意与阿史那默啜女儿的婚约。
阿史那默啜释放了阎知微和田归道。回到大唐后,田归道与阎知微就此事发生争论,田归道认为阿史那默啜不会遵守诺言,婚姻不必继续,而阎知微坚持认为和亲是稳住突厥的最佳手段。尽管如此,武则天决定按计划进行和亲,但她对和亲的对象有着自己的想法。
尽管阿史那默啜并未明确指明与谁的女儿成婚,大家都清楚他最看重的女婿是武则天的儿子,但武则天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娶突厥的公主呢?于是,经过精心挑选,武则天决定让自己的侄孙、淮阳王武延秀成为和亲的对象。
武延秀不仅是武则天的侄孙,出自武氏家族,还因其俊美的外貌而在京城闻名。他的选中让许多京城的女子感到失望,然而这并不影响武则天的决策。武则天下令武延秀前往突厥迎娶阿史那默啜的女儿,并安排大量金帛作为彩礼。
然而,阿史那默啜得知武延秀的身份后非常愤怒,他对阎知微表示:“我本打算将女儿嫁给李家的儿子,怎么能嫁给武家的人呢?他难道是天子之子吗?”在阿史那默啜看来,尽管武延秀是大唐的王子,但他并非李唐宗室,出身不高,自然不被阿史那默啜看中。阿史那默啜认为武则天给他安排这样的女婿是在敷衍突厥,于是扣留了武延秀,并任命阎知微为南面可汗,准备攻打大唐边境。
随后,阿史那默啜发文指责大唐朝廷未能履行诺言,指控大唐送来的谷种不生、金银器不真、丝帛粗劣,还扣留了使者。他表示,自己为此起兵,目标只是夺取河北。
大唐与突厥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多年,武延秀也一直被扣留在突厥,直至703年夏季,阿史那默啜再次派使者请求将他的女儿嫁给大唐太子的儿子。最终,武则天同意将太子李显的儿子李重福和李重俊派去接见突厥使者,重新商定和亲事宜。
和亲最终达成,但具体是谁娶了阿史那默啜的女儿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。和亲成功后,阿史那默啜在704年将武延秀“退货”,放回了大唐。武延秀回来后被封为桓国公,并担任左卫中郎将。此时,武延秀的堂兄武崇训刚娶了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,武延秀经常陪同参加宴会。
安乐公主和武延秀逐渐熟络,彼此互生好感。安乐公主因其美丽和光艳动人,吸引了武延秀的注意,而武延秀也因其才艺吸引了安乐公主。两人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,然而,武崇训和安乐公主的关系依然稳定。
然而,武崇训对太子李重俊的影响越来越大,并在一系列政治斗争中促使李重俊发动了景龙政变。李重俊最终兵败自杀,而安乐公主和武延秀也得以公开相守。两人在708年11月21日举行了盛大的婚礼,甚至突破了礼制。
不幸的是河南配资公司,安乐公主和武延秀的婚姻并未持续多久。710年,唐中宗李显去世后,韦后迅速掌握了朝政,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。安乐公主和武延秀在政变中丧命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