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热点解码局河南配资公司
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(链博会)以“链接世界,共创未来”为主题,于2025年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,集中展现了全球供应链深度融合的“最强朋友圈”。以下是核心看点与深层逻辑:
🔍 一、链博会的“朋友圈”规模与亮点
国际化参与创纪录
75国企业共聚:吸引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,连同其产业链合作伙伴,实际参展商达1200家;境外参展商占比35%,其中欧美企业占境外展商总数的50%。
美国企业逆势增长:美国参展商数量较上届增长15%,包括苹果、高通、英伟达等科技巨头,60%为世界500强企业。
超20万人次观展:75国代表团携超20万人次围观,签署协议意向超6000项,涉及金额超千亿。
“老友新朋”共筑生态
连续三届的铁杆伙伴:苹果、西门子、宁德时代等企业持续参展,深化合作。苹果联合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技术,西门子发布数字孪生解决方案。
展开剩余73%230+新面孔加入:强脑科技(脑机接口写书法)、宇树科技(人形机器人)、普华永道(低空经济)等新锐企业首次亮相,展现前沿技术。
⚙️ 二、供应链如何升级为“共赢链”?
从“买卖货物”到全链价值整合
金融赋能:渣打中国等金融机构通过跨境融资助力企业出海,例如为海外项目提供定制化资金支持。
技术协同:小鹏G7智能汽车融合力拓绿色矿石、博世制动系统,实现“一辆车串联全球创新;GE医疗将洛阳轴承、京东方屏幕集成至高端设备,优化全球医疗供应链。
数字化革命:麦当劳展示“一包薯条的全链追踪”——土豆种植用AI监测,加工流程自动化,每箱贴数字身份证实现全球溯源。
中国供应链的“稳定锚”作用
全工业门类支撑:41个工业大类、666个小类构筑全球最完整产业体系,广东玩具商可7天响应30国需求,义乌商户整合全球订单。
新质生产力驱动:先进制造链(氢能、光伏)、数字科技链(AI芯片、脑机接口)等展区占比超65%,凸显中国在清洁能源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引领力。
🌍 三、全球供应链的挑战与共识
地缘政治下的合作呼声
反对“脱钩断链”:欧央行行长拉加德直言“贸易霸凌非长远之计”,呼吁通过合作解决分歧;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链博会推动构建“世界共赢链。
企业务实选择:英伟达CEO黄仁勋穿中式服装演讲,称“中国开源AI是全球进步催化剂”,并担忧美方芯片禁令将迫使中国建立独立生态。
风险与韧性博弈
政治干扰: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引发供应链重构压力,但特斯拉因中国稀土短缺停工事件,印证中国关键原材料的不可替代性。
企业应对策略:SHEIN、宁德时代等加速全球布局,从“中国制造服务全球”转向“全球供应链服务全球。
💡 四、链博会的深层意义
中国方案输出:发布《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》及四大指数矩阵,为工业4.0提供协作框架。
开放型经济名片:中外参展商联盟成立,打造“永不落幕的链博会”,68家企业提前锁定2026年展位。
全球化新范式:超越商品展销,聚焦产业合作——如高通与小米共创AI眼镜,力拓与宝武共研低碳钢,印证“做蛋糕优于抢蛋糕”的逻辑。
💎 总结
第三届链博会用数据与行动证明:全球供应链的“最强朋友圈”并非规模取胜,而是以开放生态对抗保护主义,以技术共生替代零和博弈。中国凭借全产业链优势与创新动能河南配资公司,正成为动荡中的“稳定锚”,而链博会这张新名片,昭示着“共赢链”才是全球经济的未来密钥。
发布于:北京市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